2023解構香港同性婚姻、LGBTQ社會福利、離婚等問題爭議

文章內容
    Add a header to begin generating the table of contents

    回顧過去21年,我們可以看到同性婚姻合法化的道路如何從荷蘭開始,逐漸擴展到全球各地。在2001年,荷蘭成為全球首個允許同性婚姻的國家,當時有四對LGBTQ情侶在阿姆斯特丹的市政廳結婚。阿姆斯特丹的市長對此表示歡慶,並與市民共享這個具有歷史意義的婚姻權利慶典。

    自那時以來,超過30個國家和地區已跟隨荷蘭的步伐,通過了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法律。然而,這些國家和地區主要集中在西歐和北美,同性婚姻合法化的進展在亞洲和非洲則相對較慢。儘管同性婚姻的合法化在西方國家比較普遍,但每個地方推動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方式都有所不同。

    例如,台灣和南非是亞洲和非洲唯一兩個已經合法化同性婚姻的地方。特別是台灣,它是亞洲首個實現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地方。在2017年,台灣的憲法法院公布了一項決定,認為《民法》中未給予同性伴侶結婚的權利是違憲的,並要求政府在兩年內修改相關法律。然而,如果在這兩年內未能完成法律修訂,則同性伴侶可以直接適用現行的《民法》。

    在此之後,台灣於2019年5月17日通過了《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施行法》,使同性伴侶的婚姻權益得到了保障。這項法律使台灣人擁有與同性伴侶結婚的權利,並由立法機關負責實現同性婚姻的合法化。本文將跟大家探討香港同性婚姻、LGBTQ社會福利、離婚等問題爭議。

    以下是一些已經實現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截至2022年中):

    荷蘭 (2001)

    比利時 (2003)

    加拿大 (2005)

    西班牙 (2005)

    南非 (2006)

    挪威 (2009)

    瑞典 (2009)

    阿根廷 (2010)

    冰島 (2010)

    葡萄牙 (2010)

    丹麥 (2012)

    巴西 (2013)

    英格蘭 (2013)

    威爾斯 (2013)

    法國 (2013)

    紐西蘭 (2013)

    烏拉圭 (2013)

    盧森堡 (2014)

    蘇格蘭 (2014)

    芬蘭 (2015)

    愛爾蘭 (2015)

    美國 (2015)

    哥倫比亞 (2016)

    格陵蘭 (2016)

    澳洲 (2017)

    馬爾他 (2017)

    德國 (2017)

    奧地利 (2019)

    台灣 (2019)

    厄瓜多爾 (2019)

    英頻道群島 (2020)

    北馬其頓 (2020)

    這些進步,並不意味著LGBTQ+權益的戰鬥已經結束。在許多地方,同性戀仍被視為犯罪,並且在許多國家,LGBTQ+人群仍然面臨著嚴重的歧視和暴力。然而,這些進步顯示了全球趨勢正在轉變,並為那些仍在爭取平等權益的人們提供了希望。

    💡更多婚姻相關文章:

    2023香港同性婚姻合法化爭議

    在2015年,美國成為全球第21個,也是最大的國家,確認同性婚姻的合法性。這個裁決再次凸顯了無論是異性伴侶還是同性伴侶,都擁有結婚的權利,並在法律上享有平等的保護。對於國際都市香港來說,這個全球趨勢的轉變引出了兩個重要問題:(1) 香港的法律是否接受在其他司法管轄區合法進行的同性婚姻;及 (2) 香港是否會將同性婚姻合法化。下文將探索這兩種可能性。

    香港法律對於婚姻的定義

    儘管香港社會對LGBT[1]群體的接受度逐漸增加,但香港的《婚姻條例》仍然將婚姻定義為「一男一女自願終身結合,不容他人介入」,這使得同性婚姻在法律上無法生效。這種限制常常被認為是對同性伴侶和異性伴侶的不平等對待,因為只有法律上認可的夫妻才能享受相關的利益和保護,例如稅收優惠。根據香港的《稅務條例》,已婚的納稅人可以享受稅收抵免。此外,《婚姻訴訟條例》提供了離婚機制,對於分手過程中的夫妻提供了協助和保護。然而,由於同性伴侶在香港不能合法結婚,因此他們不能享受這些法律保護和利益。

    香港法律與境外同性婚姻的關係

    隨著全球越來越多國家將同性婚姻合法化,出現了一個新的問題:這個趨勢是否能為同性婚姻在香港法律上獲得承認創造空間?例如,《稅務條例》允許「在香港以外任何地方按照當地法律而締結的婚姻」享受稅收抵免。這似乎包括了在香港以外的司法管轄區合法進行的同性婚姻,因此居住在香港的同性伴侶理論上可以申請稅收抵免。然而,這種解釋並不常見。例如,《婚姻訴訟條例》雖然也適用於境外婚姻,但它特別指出,夫妻必須「獲該(外國)法律承認為不容他人介入的一男一女自願終身結合」。因此,無論是在香港境內還是境外,「一男一女」的原則仍然是婚姻獲得香港法律承認的主要前提。

    香港法例的《婚姻法律程序與財產條例》提供了一個除離婚訴訟外的申請附屬救助的途徑,該途徑只需要申請人提供香港境內或境外有司法管轄權的法院的離婚令。這就帶來了一個假設性的問題:如果同性伴侶已經在境外法院獲得離婚認證,他們是否可以在香港境內對資產提出附屬救助申請?答案似乎是否定的。《婚姻法律程序與財產條例》規定,只有當「一段婚姻是通過香港以外地方的司法程序而被結束……並且該離婚在香港法律下被認為是有效的」,雙方才能以此方式申請救助。根據香港法律,有效的離婚必須是「舊式婚姻」的離婚,或只涉及一男一女的「基督教婚姻」的離婚。

    香港將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可能性

    隨著LGBT群體的規模日益擴大,並在社會上獲得更多的支持,同性婚姻有朝一日在香港合法化的可能性是存在的。然而,在那之前,香港還需要解決許多與LGBT權利相關的問題,如私營機構的就業歧視、代母生育和領養等問題。香港大學比較法及公法研究中心在2014年的調查顯示,雖然大部分香港市民認為同性伴侶應享有與異性伴侶相同的某些權利,但公眾對於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共識仍然不足。這並不意味著少數群體的權利應由多數人決定。

    傳統的婚姻制度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裡經歷了巨大變化,並仍在不斷演變。作為一個多元種族的社會,香港如何應對全球同性婚姻合法化的趨勢,對其保守的法律體系帶來的影響,是所有人都需要深思的問題。另一方面,香港現有的婚姻法似乎在同性婚姻議題上毫無妥協的空間。在香港社會對LGBT權利問題有更明確的立場之前,同性婚姻的合法化在香港似乎仍然是一個遙遠的目標。

    同性婚姻的合法化正在全球範圍內形成趨勢,然而在香港,這一議題仍然充滿挑戰。儘管香港社會對LGBT群體的接受度日益提高,但香港的法律框架對於同性婚姻的認同仍然有限。對於在境外合法進行的同性婚姻,香港法律的態度也尚未明確。在香港全面接受同性婚姻之前,可能還需要進一步探討和解決與LGBT權利相關的更廣泛問題。

    香港作為一個多元文化的都市,對於如何理解和適應全球同性婚姻合法化的趨勢,面臨著重大的挑戰和機遇。無論如何,這個議題將繼續引發熱烈的討論,並對香港的法律框架和社會觀念產生深遠的影響。

    💡更多改善婚姻關係問題文章:

    相關內容: 夫妻健康婚姻減少離婚機會秘訣

    2023香港現行法律對於同性伴侶、婚姻的保護措施

    香港的同性伴侶和配偶在法律上享有一些保障,以下將從多個角度進行介紹:

    家庭暴力保護:根據《家庭及同居關係暴力條例》的規定,同性伴侶也能夠在受到家暴的情況下向法庭申請強制令,以禁止對方進入共同的居所。這樣的保護也適用於同居的同性伴侶。

    相關內容: 什麼是家庭暴力?

    • 參與醫療決策:法律允許病人預先設定照顧計劃和醫療指示,以確保同性伴侶能夠參與醫療決策。此外,同性伴侶也能夠向法院申請監護令,為無行為能力的病人做出醫療決策和財務安排。
    • 申請成為法定監護人:香港高等法院的判決允許同性伴侶在履行家長職責,並證明有照顧無血緣子女的情況下,申請成為該子女的法定監護人。
    • 處理身後事宜:香港政府承諾同性伴侶有權認領遺體、辦理死亡證明、并安排後事。此外,同性伴侶也有權領取死者的骨灰,儘管此權利的優先順序低於直系親屬。
    • 申請受養人簽證:海外註冊的同性婚姻或者民事結合的配偶,現在可以申請受養人簽證來香港。
    • 享有公務員福利:根據梁鎮罡案的裁決,海外註冊的公務員同性配偶有權享有與異性配偶相同的福利,包括醫療、牙科服務和房屋津貼。
    • 合併報稅:梁鎮罡案也使得同性配偶獲得了合併報稅的權利。稅務局已經修改了《稅務條例》的婚姻相關字眼,並更新了系統,方便海外註冊的同性婚姻納稅人與配偶合併報稅。
    • 申請公屋:高等法院裁定同性配偶有權以「二人家庭」的形式申請公屋。(政府表示會上訴,需待上訴結果作實)
    • 居屋轉讓權:高等法院在一宗司法覆核案件中裁定,海外註冊的同性配偶應被視為「家庭成員」,有權在不補地價的情況下遷入單位,並擁有單位的轉讓權。(政府表示會上訴,需待上訴結果作實)
    • 遺產繼承權:高等法院裁定10. 遺產繼承權:高等法院裁定,如無遺囑,海外註冊的同性配偶在配偶死亡後,有權按照《遺產條例》的規定繼承遺產。(政府表示會上訴,需待上訴結果作實)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香港並未承認同性婚姻,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同性伴侶在法律上的權益。雖然上述的一些保障存在,但是同性伴侶並未獲得與異性伴侶相等的法律地位和權益。

    同性伴侶的權益和保障在不同的司法轄區中可能會有所不同,因此建議在需要的時候尋求專業法律意見。

    💡更多改善婚姻關係問題文章:

    相關內容: 夫妻健康婚姻減少離婚機會秘訣

    相關內容: 婚姻關係輔導幫助離婚及問題

    2023全球範疇下的同性婚姻合法化進程與爭議

    奧地利的進步與爭議

    在奧地利,一項名為「伴侶登記法案」的法律在2009年被立法,該法案允許同性戀情侶註冊為伴侶,但並不允許他們結婚。然而,兩名女同性戀者並不滿足於只是登記為伴侶,她們要求享有真正的婚姻關係。當她們的要求遭到市政府以「婚姻僅限於異性戀者」為理由而拒絕時,她們上訴到奧地利的憲法法院(Verfassungsgericht),並宣稱該民法婚姻法規違反了奧地利憲法中的「平等原則」和「反歧視原則」。

    2017年,憲法法院做出判決,裁定禁止同性戀者註冊民法婚姻是違憲的。並且在2018年底前,要求國會修正這個違憲的法條。這項判決使得奧地利的同性戀者從2019年開始可以合法註冊為婚姻關係。

    馬耳他的轉變

    馬耳他原本是一個以天主教為主的保守國家,但前首相約瑟夫·穆斯卡特(Joseph Muscat)在上台後,為了實現其競選承諾,決定推動同性婚姻合法化。儘管天主教會反對這項議題,但在2017年,馬耳他議會的67位議員中,只有一位投下反對票。這個結果不僅打破了天主教的傳統觀念,也顯示了同性婚姻在馬耳他獲得了廣泛的支持。

    澳洲的公投

    相較於前兩個國家,澳洲是透過公投的方式來決定是否讓同性婚姻合法化。2009年,澳洲的同性戀者和異性戀者享有相同的權益,並在2013年通過反歧視法以保護LGBTQ群體。2015年,澳洲政府開始推動全國的同性婚姻公投,並在2017年進行了為期兩個月的郵寄投票。最終,選民的投票率高達79.5%,其中61.6%的選民贊成同性婚姻合法化。

    德國總理的轉變

    德國總理安吉拉·默克爾(Angela Merkel)過去一直反對同性婚姻合法化。但在德國國會下議院投票決定是否要讓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時候,默克爾突然讓所屬的中間偏右政黨的議員憑良心投票。她放棄了長期以來反對同性婚姻的立場,這讓德國在2017年成為了歐洲同性婚姻合法的第14個國家。

    爭議與挑戰

    儘管同性婚姻在全球範疇內越來越被接受,但這並不意味著這個議題的爭議和挑戰就此消失。以下列出了一些主要的爭議和挑戰:

    • 宗教觀點的分歧:許多宗教,包括天主教、伊斯蘭教和一些保守的基督教派別,都堅持認為婚姻應該是一男一女的關係。他們認為同性婚姻違反了上帝的旨意和自然的法則,因此反對同性婚姻的合法化。
    • 社會觀念的變遷:雖然在許多國家,支持同性婚姻的人數在增加,但仍有許多人因為文化、傳統或個人的價值觀,而持反對的立場。這些觀念的變遷需要時間,並且需要有足夠的教育和對話的機會。
    • 法律和政策的變遷:即使在同性婚姻已經合法的國家,LGBTQ群體仍面臨許多法律和政策的挑戰,包括在工作場所的歧視、以及在領養和醫療決定等問題上的不平等待遇。
    • 國際人權問題:在某些國家,如俄羅斯、烏干達和尼日利亞,同性戀者甚至面臨刑事懲罰,這被國際社會廣泛批評為違反人權。在這些地方,爭取同性婚姻的合法化不僅是挑戰,更是危險的。

    儘管這些挑戰和爭議存在,但全球範疇內對同性婚姻的接受度正在逐步提高,更多的國家和地區正在考慮或已經實施了同性婚姻的合法化。這是一個長期且複雜的過程,需要各方的努力與對話,以實現真正的平等與多元。

    相關內容: 香港婚姻輔導機構、輔導熱線及收費價錢全面睇

    從古至今:中國社會對同性婚姻的觀點與變遷

    在中國的古代社會,同性戀的存在並不罕見。詞彙如「斷袖」、「分桃」、「龍陽」、「金蘭」都是用來描繪同性戀情感關係的,但經常帶有貶低的意味。儘管如此,同性婚姻在古代是不存在的,因為婚姻的定義是一個男性和一個女性的結合。《禮記‧婚義》篇章明確說明,婚姻的目的是「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就是為了祭祀祖先和延續後代。同性婚姻無法達到傳宗接代的目的,被傳統的中國人視為「絕子絕孫」,會讓祖先覺得羞恥,所以是絕對不容許的。此外,同性婚姻也被視為違反儒家的五倫道德,尤其是其中的「夫婦」一倫,這一倫明確規定了男女間的關係。同性婚姻,無論是男男還是女女的結合,都被視為違反道德和倫理,因此在當時的社會中是不被容忍的。

    以下是對於同性婚姻的一些支持和反對的觀點:

    支持同性婚姻的觀點:

    • 同性婚姻的存在並不會對異性婚姻構成威脅。
    • 歧視同性婚姻違反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並且無法合理限制同性戀者組織家庭的權利。
    • 政府基於原則應該無權介入私人的親密關係,包括用婚姻制度來規範。

    反對同性婚姻的觀點:

    • 同性婚姻不能生育,破壞了中國人傳宗接代的觀念。
    • 如果同性伴侶收養兒童,可能會遭受社會的歧視。
    • 同性婚姻違反了中國的倫理原則。

    在這全球化和現代化的社會下,儘管許多傳統的禮俗已經被簡化或淡忘,但中國的生命禮俗仍具有深厚的歷史傳承。從出生、結婚、生子到死亡,每一個人生階段都有相應的禮俗。但與此同時,隨著社會變遷和觀念的開放,新的禮俗也在不斷出現,比如成本較低、程序較簡單的新式禮俗。然而,過分簡化甚至摒棄傳統禮俗也受到了老一輩人的批評。如何在尊重傳統與接受新變的間隙中取得平衡,如何讓傳統生命禮俗得以妥善承傳,都是未來社會發展所面臨的挑戰。

    從古至今,中國社會的價值觀和倫理觀念一直在變動,而LGBTQ議題和同性婚姻爭議也是如此。透過理解歷史和文化的演變,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當前社會中的多元觀點,並尋找到接受和包容所有人的道路。

    我們應該記住,這是一場持久的戰鬥,需要不斷的堅持和努力。對於那些仍在爭取權益的LGBTQ+人群和他們的盟友來說,這樣的變革可能需要時間,但是,只要我們不放棄,我們就有可能實現一個所有人都能自由地愛與被愛的世界。

    LGBTQ性別認同的多元面貌:超越傳統的二元分法

    在我們的社會中,對於個體的身分認同需要有更深的理解與尊重。當我們討論到「性別認同」,「多元」這個詞可能包含的範圍遠超過你的想像。如果你的性別理解只停留在「男性」、「女性」、「異性戀」、「同性戀」這樣的二元分法,那麼你可能已經落後於現代的理解。

    「順性別」與「跨性別」的定義

    「順性別」(Cisgender)是一個專門用來描述「性別認同與出生時被賦予的性別一致」的人的詞語。相對地,那些「性別認同或性別表現與他們出生時被賦予的性別不同」的人則被稱為「跨性別」(Transgender)。

    在這裡,「性別認同」主要指的是「社會性別」。簡單來說,「出生時被賦予的性別」指的是「生理性別」,基於生殖器官的差異來劃分性別,而「社會性別」則是由人類的文化和歷史經驗所「建構」出來的,這些標準告訴我們作為男性或女性應如何「認同」和「表現」自己的性別特質。然而,這種狹隘的「社會性別」想像往往是導致多數暴力的主因,進而對跨性別人士產生恐懼與歧視。

    值得注意的是,「順性別」這個詞是在「跨性別」之後才出現的,作為一個專門描述那些符合社會性別期望的人的學術術語。然而,有些人認為「順性別」只是一種政治正確的說法,最近有學者提議以「非跨性別(non-trans)」來代替「順性別(cis)」。

    「LGBTQ+」的含義

    在討論性別多元化時,我們經常會提到「LGBT」,這個英文縮寫是「女同性戀者(Lesbian)」、「男同性戀者(Gay)」、「雙性戀者(Bisexual)」和「跨性別者(Transgender)」的首字母合併而成的。然而,現在性別平等的討論已經不僅僅限於LGBT,進入2010年代,更廣泛的說法是「LGBTQIA」,其中「Q」代表對自己的性別認同感到疑惑的人(Questioning)或拒絕接受傳統性別二分法的「酷兒性別」(Genderqueer/Queer);「I」代表雙性人(Intersex);「A」可以指無性戀者(Asexual)或支持同性戀的異性戀盟友(Straight Allies)。

    然而,由於人的性別認同極其多元,「順性別」、「跨性別」與「LGBT」這樣的簡單分類無法完全滿足人類對性別認同的全面理解(根據研究,人的性別認同至少有超過50種)。因此,到了2020年代,更常見的說法是「LGBTQ+」!「+」的使用代表著其他更多的無窮可能性。

    在這個多元且持續進化的世界中,我們需要擴展我們對於性別認同的理解,並給予所有人——無論他們的性別認同是什麼——相同的尊重和權利。同性婚姻和LGBTQ+權益的爭議,反映了我們社會對於性別認同多元性的認識還有待提高,我們需要更開放的心態去理解和接納性別認同的多元化,並尊重每個人的選擇和權利。

    性別認同的多樣性:超越50種的可能性

    人類不再僅被視為「男性」或「女性」的兩個性別。事實上,性別認同的範疇已經擴大到超過50種不同的類型。以下是一些常見的性別認同類型的簡短介紹:

    • 順性別 (Cisgender): 這種性別認同的人,他們的生物性別與社會性別相同,包括「順性男」與「順性女」。
    • 跨性別 (Transgender): 此詞主要用於描述那些認同的性別與出生時分配的性別不同的人。在這裡,”跨性別”僅指的是從”男性”到”女性”,或反之的性別轉換。
    • 變性者 (Transsexual): 這是一個常被誤解的詞。許多人以為”跨性別”就等於”變性者”,但事實並非如此。變性者是指那些選擇進行醫學手術,以改變自己生理性別的人。
    • 雙性別和間性別 (Intersex/Androgyne/Bigender): 這些詞用於描述一些特定的性別認同群體。”間性別”是指那些具有男性和女性兩種生理特徵的人。”兩性別”是指那些認為自己既是男性又是女性的人。”雙性別”是指那些認為自己只有一種性別,但能在男性和女性之間自由切換的人。
    • 流性別 (Gender Fluid): 這是一種性別認同,其中的人會因為生活環境的變化,而改變他們的性別認同。
    • 無性別 (Agender/Neutrois): 這是一種性別認同,其中的人不認同任何傳統的性別類型。他們可能還在尋找最適合自己的性別認同,或者拒絕接受傳統的性別二分法。

    這些只是眾多性別認同的一部分,還有許多其他的性別認同,例如”酷兒性別 (Genderqueer)”,”非二元性別 (Non-binary)”,”泛性別 (Pangender)”等。每一個人都應該被尊重並擁有自我定義他們性別認同的權利。同性婚姻和LGBTQ權益的討論,往往也涉及到對這些性別認同的理解和接受,而這正是當前同性婚姻爭議的一部分。

    2023香港的同性婚姻離婚問題

    香港的法律架構並未提供同性伴侶在其境內進行海外婚姻的離婚程序。雖然《家庭及同居關係暴力條例》(第189章)在司法範疇上延伸了保護範疇至包括非法依賴的伴侶關係,但對於海外同性婚姻的解除或無效宣告,該法並未提供相應的規定。對於需要解除婚姻關係的同性伴侶,他們可能必須回到原婚姻註冊的國家,或者尋找其他認可海外同性婚姻離婚的地方進行此類法律程序。

    在香港,同性伴侶的離婚狀況不必主動向政府申報,除非有法律規定或特定的目的需要這麼做。例如,如果他們打算在香港再次結婚,或者為了享有某些福利、住宅政策或稅收優惠,他們可能需要向政府申報最新的婚姻狀態。

    相關內容: 自行辦理離婚手續費不請律師

    相關內容: 香港家事調解步驟及常見問題

    相關內容: 男女雙方同意離婚,或者單方面申請離婚的手續有何不同?

    婚姻令我們更快樂嗎

    婚姻不僅會對人們的生活和經濟狀況產生影響,還會涉及到雙方的性生活。有人認為婚姻是愛情的終結,這究竟是真還是假?既然這樣認為,為什麼還有很多人願意走進婚姻呢?接下來,讓我們探討婚姻是否能帶來快樂,以及是否能使生活更加充實。

    婚姻的好處

    關於婚姻的好處,心理學、社會學和流行病學方面的研究都有諸多見解。許多已發表的報告顯示,已婚人士相對於單身人士具有更好的心理和生理健康,例如藥物濫用較少,患憂鬱症的人也較少,而且壽命往往更長。

    研究還發現,已婚生活帶來的滿足感相當於獲得比平均家庭收入高2.5倍的薪水。但與擁有工作相比,婚姻帶來的滿足感只有工作的三分之一。同居伴侶對生活的滿意度與已婚伴侶相差無幾,約為已婚伴侶的三分之二。此外,研究指出,已婚人士的收入較高,但這也可能是因為高收入者更容易找到合適的伴侶結婚。

    婚姻可以讓人感到安心,它可以成為面對工作壓力時的避風港。婚姻還能提供持久且有支持性的人際關係,減少孤獨感。此外,婚姻為人們創造了角色轉換的機會,使已婚人士不僅在工作中扮演角色,還可以在其他方面發揮作用。

    然而,已婚人士與單身人士的快樂程度差距正在逐漸縮小。單身人士的快樂程度持續上升,而已婚人士的快樂程度卻呈現下降趨勢。

    結婚的人真的活得比較好嗎?

    那麼,究竟是結婚使人快樂,還是快樂的人更容易結婚呢?瑞士的一項研究或許可以為我們提供答案。

    一些心理學家認為,婚姻狀態的變化會在主觀上帶來短暫的幸福感。然而,與伴侶共度長時間後,這種快樂感可能會有所改變。因此,除去短暫的蜜月效應,婚姻並不能讓人更快樂或對生活更滿意,甚至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讓人感到不快樂和不滿意。

    所以,結婚與否與一個人的快樂程度並無絕對關聯。快樂始終掌握在自己手中,挑剔的人往往比充滿同理心和愛心的人更難找到伴侶,或對事物感到滿足。總之,無論婚姻與否,追求快樂和滿足的生活仍取決於個人的心態和努力。

    如果婚姻無法繼續怎麼辦?

    離婚不意味著失去價值,勇敢地面對世界的女性反而更具吸引力。在新的感情降臨之前,不妨享受一段自由自在的單身生活,從過去的感情中解脫出來,將愛的關注重新投向自己身上。

    💡更多離婚前分析文章:

    相關內容: 離婚前你應考慮的因素及流程常見問題

    相關內容: 女人離婚前要準備及考慮甚麼?未雨綢繆的重要性

    離婚不是黑歷史而是重構新生活的勇敢

    我們明白你正在經歷著徬徨與痛苦,擁有豐富的離婚案例經驗,專注專業,致力於為客戶提供高效的一對一個性化服務,實現團隊協作,以給予客戶最高品質和有效的支持,全力保障客戶的權益。公司匯聚了一群敬業樂業、卓越的專業夥伴,通過嚴格的專業標準和對員工的高要求,確保向客戶提供可信賴的服務品質。

    在香港,申請離婚過程通常需時六個月至一年,及時了解離婚方式並儘早開始申請,有助於雙方更快地完成離婚流程。

    歡迎與我們的專業顧問聯繫,了解更多有關離婚協議書離婚手續的詳情。

    相關內容: 離婚的徵兆、原因與離婚合適時機分析

    💡更多離婚後分析文章:

    相關內容: 離婚期間和離婚後如何應對不可理喻的配偶?

    相關內容: 離婚後子女出境及移民管束權

    家事調解服務收費及支援
    離婚心理壓力及治療建議

    離婚心理壓力及治療建議

    婚姻關係輔導幫助離婚及問題

    當提出離婚前你須考慮的好壞問題

    當提出離婚前你須考慮的好壞問題

    離婚前你應考慮的因素及流程常見問題

    概述離婚帶來的影響

    概述離婚帶來的影響

    在法律上來說,一旦解除婚姻關係

    法庭會如何處理或分配夫婦在離婚後的財產?

    法庭會如何處理或分配夫婦在離婚後的財產?

    法庭會如何處理或分配夫婦在離婚後的財產?

    1 2 3

    為您辦理離婚手續,以快捷及保密的情況下解決各樣離婚手續上的疑難。

    解決贍養費方法是夫婦自行協議及定出分配金額,避免煩瑣的手續及費用。

    取了撫養權一方一定要全力照顧孩子的所有生活,法庭也會批準二人撫養權。

    申請離婚協議書者證明其原因婚姻已完結。亦是法庭所指的「婚姻已破裂至無法挽救」。

    我們可推介夫妻雙方在律師的幫助下,就雙方分居協議書的事情劃分和達成協議

    免費電話諮詢

    無論你有任何的離婚問題,都歡迎致電向我們查詢,離婚顧問會一對一免費為你服務。因為我們了解離婚比結婚更重要,我們為樂意解答你的查問。